日前,记者从江西省市场监管局获悉,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江西省积极创新企业监管方式,推进信用监管制度改革在全国站前列,在全国率先建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并通过项目验收,率先印发市场主体信用修复办法,努力构建公平公正、透明高效、互利共赢的营商环境。
以往,针对企业的市场监管工作由多部门分别组织实施,检查结果也不共享,容易出现“多头检查”和“重复执法”,在选择检查对象上也容易产生任意选择、随意检查等问题。
为此,江西以大数据为依托,建成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该系统集企业信用信息查询、公告、填报,小微企业名录、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以及联合惩戒、简易注销等多功能于一体,同时设置监管预警、双告知公示、网上注册等具有江西特色的数据项和相关功能,基本形成了公众查询、部门监管、政府辅助决策的企业信用监管生态系统。
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说:“作为全国信用监管‘一张网’试点省份,江西先行先试,大胆实践,按照‘互联网+信用监管’理念,以大数据、大监管、大运用为思路,扎实推进信用监管取得明显成效。”目前,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已同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发改委等13个单位、部门数据平台实现对接,各平台之间可以自动推送数据。尤其是与“赣服通”等平台实现整体对接,连接起全省近300万户市场主体和近6000个各级单位。截至今年11月,该公示系统访问量达6250万余人次,单日访问量最高达46万次,共归集共享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扶持政策、各类荣誉、信用承诺等20种市场主体信用信息4472.7万条,同比增加766.5万条,增幅达20.7%。
这些信息全部归于市场主体名下,向社会公示,供社会公众、企业、政府查询使用,将市场主体置于广泛监督之下。负面信息鞭策企业改正错误,正面信息犹如一张金色的名片,有利于提高江西企业品质,助力企业在创新、创业征途中更加奋发有为。
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推动多部门联合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大幅减少抽查次数,减轻了市场主体的负担。目前,江西企业双随机抽查比例已从5%降至3%,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抽查比例从3%降至1%,现场检查数同比降低50%。
为使抽查做到有的放矢,省市场监管局运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企业信用风险实施分类监管,按不同类别设置不同的抽查检查比率和频次,推动问题发现比例由过去的49%提高到72%,监管精准性明显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