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个市级部门,共同制定一套“定性+定量”的信用评价标尺,包括信用评价指标1490项、信用风险指标117项
■截至今年6月底,成都市场主体信用积分管理平台已采集应用2.82亿条信用数据,每日自动更新350余万户市场主体的信用积分评价和信用风险等级
“截至今年6月底,成都市场主体信用积分管理平台已采集应用2.82亿条信用数据,每日自动更新350余万户市场主体的信用积分评价和信用风险等级。经过平台分析,成都市场主体整体信用状况良好。”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信用中心有关负责人在20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信用积分评价为正常和良好以上等级的市场主体,占成都全市市场主体的91%。
近年来,成都市深入开展公共信用综合评价,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统,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建设成都市市场主体信用积分管理平台,在全国率先建立全覆盖、标准化、智能化的“静态信用评价+动态风险分析”信用综合评价模式,“1+2+3+N信用综合评价新体系”入选2020年四川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做法。
定标尺
36个市级部门共同制定
1000多项评价指标
“信用积分管理平台的建设,是基于成都市公共信息归集的良好基础。”据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信用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早在2017年,成都市就同包括杭州、南京、厦门等在内的12个城市,入选国家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以入选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为新起点,成都市将“建立企业信用积分体系”和“建立市场主体信用积分管理制度”作为市场监管治理创新的重点任务,建设市场主体信用积分管理平台,创新“静态信用评价+动态风险分析”信用综合评价标准,“1+2+3+N”的信用综合评价体系,用1套信用评价标尺、2个分析模型、3项制度清单,实现信用积分评价、失信风险预警、差异化监管等N项功能应用。
“在成都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下,我们联合36个市级部门,将部门职能涉及的信用评价进行定性分析,层层降维形成指标体系,再对每一级指标进行量化设计,共同制定一套‘定性+定量’的信用评价标尺,包括信用评价指标1490项、信用风险指标117项。”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有了评价指标,还在信用积分评价大数据模型基础上,深挖公共信用信息数据价值,增加信用风险分析模型进行失信风险预警,形成事前预警、事中事后监管的有效衔接和完整闭环。
促监管
350余万户市场主体
受到全生命周期精准监管
积分管理平台自2019年10月全面上线以来,已实现成都350余万市场主体公共信用信息采集全覆盖,信用积分评价和信用风险分析全覆盖,重点行业领域信用积分评价全覆盖。
20日下午,记者在成都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的积分管理平台看到,350余万市场主体实时的信用积分,分A、B、C、D四等六级呈现,信用风险分低、一般、中、高四个等级,而得出这些等级的数据源,则来自成都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归集的56个部门(单位),涉及法人基础信息、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用监管、司法和公用事业单位缴费等多类涉企公共信用信息。
“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标识,促进信用信息在职能部门间开放共享,为部门单一管理向多部门综合监管、协同监管提供施策靶向,让监管措施更精准精细。”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信用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积分管理平台还与成都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统、“蓉易享”、市场主体智慧监管等政府信息化平台互通互联,为优先办理审批、容缺受理等提供信用参考。
“以市场主体信用积分管理平台为改革创新载体,用‘信用+智慧’为抓手推动信用监管方式创新、整合各项资源,建立健全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新型信用监管机制,全面提升了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环节的质效。”第三方评估机构这样评价信用积分管理平台。
|